推广 热搜:

海绵城市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如何?

   2021-10-29 180
核心提示:近年来气候条件恶化日益严重,在暴雨侵袭下各大城市都遭受严重的内涝灾害,我国城市内涝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,追求

近年来气候条件恶化日益严重,在暴雨侵袭下各大城市都遭受严重的内涝灾害,我国城市内涝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,追求速度、过于粗矿,城市排水防涝缺乏系统规划、标准体系不完善、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滞后、河湖水系被随意侵占。因此我国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。那么,海绵城市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如何?

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。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客观需求。解决我国城市面临的“逢雨必涝、雨停即旱”、水资源缺乏、径流污染与合流制污水溢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等问题,海绵城市是最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。

2021海绵城市市场容量分析 海绵城市行业未来发展

“海绵城市”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,即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。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加快推进,通过试点城市创新建设模式,探索成功经验,并将这些成熟的做法、模式推广落地。但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,其全面实现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。

建设海绵城市,首先要扭转观念。传统城市建设模式,处处是硬化路面。每逢大雨,主要依靠管渠、泵站等“灰色”设施来排水,以“快速排除”和“末端集中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,往往造成逢雨必涝,旱涝急转。根据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》,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、雨水花园、下沉式绿地等“绿色”措施来组织排水,以“慢排缓释”和“源头分散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。

建海绵城市就要有“海绵体”。城市“海绵体”既包括河、湖、池塘等水系,也包括绿地、花园、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。雨水通过这些“海绵体”下渗、滞蓄、净化、回用,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、泵站外排,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,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。

近几年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积极成效。例如,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灾害方面,北京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对环路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改造,综合采取渗、滞、蓄、排等措施,提升桥区的排水防涝能力,遂宁市对阜丰巷老旧小区进行“海绵化”改造,小区内涝积水点得到了有效控制。而在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整治方面,常德市市区的穿紫河原来是一条黑臭河道,沿岸居民对此意见极大。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后,综合采取调蓄、生态净化等海绵化措施,消灭了水体黑臭,大大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,同时,带来周边土地的升值。

按当前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,预计至2020年,全国658个城市建成区的20%以上面积需要达到设计标准,全国每年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;到2030年,城市建成区8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,需要资金约16000亿元,这对很多行业企业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。

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动态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动态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